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许昌学院:做到五个结合 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供稿单位:  编辑发布:宣传部信息员  日期:2022-09-30 11:47  点击:[]


近年来,许昌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用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不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打造新亮点、走出新路子,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不断增强铸魂育人效果。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围绕“大思政课”建设,许昌学院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大思政课”线上专题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把脉问诊;积极探索创设“沉浸式”“互动式”“参与式”思政小课堂,打造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政“金课”;以“微课、微剧、微辩论”为载体,打造“三微”课堂;实施章节解读、专题讲座、视频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教学“五环教学法”;依托三国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程学习。

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因势利导,除了“课堂主渠道”之外,更要上好社会大课堂的思政课,让思政课内容变得更活。将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重点工作计划,配足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导师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党政干部、机关管理、工勤服务等各个岗位的育人职责,突出校地协同共建,聘请地方党政机关领导、优秀企业家代表、乡村振兴带头人等担任“校外导师”“第二导师”,开展思政教育宣讲活动,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党建团学、文化建设等工作的融合,不断激活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思政元素,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学校成立了以“资源融通、宣传互融、育人共融”的思政融媒体矩阵,打造了“许小青”“莲心青年”“青苗”“践育博雅”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文化工作室,以及“青听许院”“言马堂”等思政微信平台,进一步发掘网络思政育人阵地功能,探索新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新机制、新模式。利用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手段,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思政云课堂、微课程视频库,打造智能化教学环境,联通课程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等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育人平台。

课堂讲授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从2012年开始就持续打造中原地区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为“沉浸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实物平台,让思政课在参观浏览中渗入,实现了有理、有情、有趣、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学校以学思践悟、崇德修身为核心创设“莲芯”思想政治育人工程,使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交相辉映,使大思政课更加立体、生动、有趣、有料,使学生在情景中、探究中、参与中、讨论中进行大思政课学习和实践。利用暑假、寒假等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初,学校数千名学生组建“薪火联盟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奔赴家乡抗疫一线,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淬炼初心,彰显担当。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既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也要“大手拉小手,小手不松手,贯通整条渠”,把课程内容联通贯通起来、把考核评价体系丰富起来、把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共识建立起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着力构建大思政背景下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学校围绕探索建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实施路径,持续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增强思政课教师内功上做文章,同时注重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开展与许昌市中小学思政课程有效衔接的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申请的“地方院校师范教育与区域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研究”团队成功获批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也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研究依据。(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动态)


上一条:商丘师范学院:强化内容建设 着力增强网络思政工作内在合力
下一条:江西师范大学:以“三维四融五联动”推动大思政课教学改革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招生咨询:0371-69303222

龙子湖校区: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龙子湖北路22号 邮编:450046

象湖校区:郑州市郑开大道76号 邮编:451464

手机端

安博·体育_安博(中国)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47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3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