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定本科学生考研决心,增强考研信心,缓解心理压力,11月13日晚,文化与传播学院邀请了2022届优秀校友孟瑶、牛菲菲、王炳恒为大家分享了考研成功经验,助力考研圆梦。



利用好思维导图,合理的时间安排
对于合理的时间安排,3位优秀学员都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尤其是对于2023届冲刺的考研党来说,合理时间的分配尤为重要,目前要在考试大纲知识点全面把握的情况下,提炼高频考点,重点学习。通过多项选择题的练习,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并查漏补缺,反复练习错误的题目,加强对问题的理解。政治课要结合当前的政治热点进行主观分析的梳理和初步回顾,整理和连接所有知识点,加强记忆和背诵的理解,确保自己掌握了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英语要结合自己的模板来反复练习。
立足真题,让真题成为前进的灯塔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种比较稳定、规范的考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无论是题型、难度,还是范围、重点都有相对连续性,不会变化太大,甚至有的知识点还会一再出现,所以,研究真题有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难度,大家不妨选取近五年的考研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遍,分析错误之处,然后就会知道工夫应该花在哪里,解题水平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了。
面对焦虑,专注自己的计划和复习节奏,坚持积极自我暗示
备考期间,许多同学为了能够延长学习时间,早上起得很早,晚上又睡得很晚,这样长期下去不但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学习效果不好,而且如果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愧疚感和焦虑感就会大增。针对这种情况,要有良好的心态,专注自己的计划和复习节奏,少关心别人的进度。保证好休息,适当运动,定期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及时倾诉,与信任的人进行沟通交流,接受不完美:不可能复习得面面俱到,坚持积极自我暗示:“我肯定可以的!我最棒!”
优秀校友给在座的同学们做了现场的解答,针对在场同学的疑问给予解析,还从心理层面对大家的焦虑进行了疏导。
此次讲座不仅坚定了即将走向考场同学的信心,还引导积极备考的低年级同学们合理规划时间,在考研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文化与传播学院 杨俊豪/文 王子彤/图 徐玉平/审核)

